





2025-08-07 15:57:21
铝合金压铸的最薄壁厚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以下是对其相关信息的具体介绍:
展会案例:在过去曾出现过仅有0.55mm的超薄壁厚铝合金压铸件。
普遍接受的理论下限:根据多年生产实践,一般认为铝合金铸件壁厚不应小于0.5毫米。
铸件面积:随着铸件面积的增加,最小壁厚需相应增大以避免充填不足或冷隔缺陷。
结构复杂性:若零件存在深腔、狭缝或复杂形状,需适当增加壁厚以确保金属液能顺利填充型腔。
强度与功能需求:承受力学载荷的部位需通过加强筋弥补薄壁带来的强度损失,而非单纯增加壁厚。
工艺性考虑:过薄的壁厚易导致欠铸、冷隔等缺陷,且对模具设计和压铸参数控制要求极高。
表面处理要求:如需电镀或精加工,需预留足够的加工余量,并确保壁厚均匀以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。
材料特性:不同铝合金材料的流动性差异会影响最小壁厚的实现。
模具与设备能力:现代高性能压铸机配合优化工艺可突破传统壁厚限制。
总的来说,铝合金压铸在技术上虽可实现低至0.55mm的壁厚,但实际生产中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计。设计师应优先考虑结构合理性、工艺可行性及性能要求,必要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最佳壁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