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29 16:12:55
轻柔操作、分层剥离、及时修复。
判断固化状态手指轻触表面无粘腻感,按压后无明显凹陷即为完全固化(常温约需24小时)。若需加速,可用风扇低速吹拂或低温烘干(≤50℃)。
解除外部约束拆除围挡材料(如黏土、胶带),清理边缘残留胶体。对深腔模具,可用薄刀片沿挡墙内侧划动辅助松脱。
分阶段脱模第一步:捏住模具边缘小幅左右晃动,使硅胶与母模间产生间隙。第二步:从最低点开始缓慢向上提拉,保持垂直受力方向。若遇阻力,暂停并改从另一侧施力。第三步:对复杂结构(如凹槽、镂空),可用棉签蘸婴儿爽身粉轻拍内侧,减少吸附后再尝试脱模。
应急处理若局部撕裂,立即用医用胶带临时固定裂口,随后用液态硅胶修补剂填充缝隙并二次固化。大型模具可分块切割硅胶,取出母模后再粘合修复。
防粘预处理:金属/玻璃母模需提前涂抹脱模剂(如稀释后的白乳胶或专用喷剂),否则易导致粘连。
角度控制:脱模时倾斜角度不超过15°,避免过度拉伸薄弱区域。
寿命维护: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晾干,长期存放时涂抹薄层凡士林防老化。
现象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局部扯破 | 脱模速度过快/固化不足 | 减缓提拉速度/延长固化时间 |
表面残留胶痕 | 母模未清洁彻底 | 酒精擦拭+重新打蜡 |
多次使用后变形 | 长期受压产生塑性形变 | 改用加厚模具/添加纤维层 |
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手工场景,成功率取决于母模处理精度与脱模时机把控。建议新手首次操作时预留多余硅胶用于修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