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28 15:41:44
以下是针对硅胶套模的详细说明,涵盖制作、使用及维护要点,采用纯文本形式呈现:
硅胶套模是一种通过液态硅橡胶固化形成的弹性模具,主要用于包裹并复制物体表面的三维形态。其本质是通过物理包覆实现精准逆向成型,广泛应用于快速原型制作、小批量生产及艺术创作领域。
领域 | 具体用途 | 技术特征 |
---|---|---|
文物保护 | 脆弱文物支撑加固 | 超软硅胶(<5°邵氏A)缓冲冲击 |
医疗辅具 | 矫形器/假肢个性化适配 | 生物相容性医用级硅胶 |
电子产品 | 手机壳/按键按钮一体成型 | 耐高温抗压缩永久变形 |
工业设计 | 新产品手板快速验证 | 可重复修改迭代成本低 |
艺术铸造 | 金属雕塑蜡模分层脱模 | 多层复合结构提升成功率 |
类别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缩合型硅胶 | 价格便宜,操作简单 | 固化副产物乙醇需通风 | 普通工艺品 |
加成型硅胶 | 无副产物,收缩率低(<0.1%) | 需铂金催化剂,成本较高 | 精密铸造/医疗用品 |
氟硅胶 | 耐温达300℃,耐腐蚀 | 价格昂贵 | 特殊工况密封件 |
硬度选择:平面贴合选20-30°邵氏A;复杂曲面选10-20°提升柔韧性。
粘度控制:垂直倒灌工艺选用8000-1万cPs高粘度防流淌;刷涂法选3000-5000cPs中等粘度。
操作时间:常温下可操作时间应>40分钟,满足大型工件涂布需求。
原型处理:
非光滑表面(如木材/石材)需喷涂PVA水溶性隔离剂;
深孔洞结构预埋磁性螺母便于后续定位;
棱角处倒角处理防止应力集中导致撕裂。
工装设计:
搭建玻璃/亚克力围框,高度超出原型最高点10cm以上;
预留注胶口(直径≥1cm)和排气槽(蛇形迂回路径)。
配比混合:严格按厂家指导比例(常见1:1或10:1)电子秤称量AB组分;
真空脱泡:将混合液放入真空箱保持-0.1MPa负压状态15-20分钟;
浇注手法:沿围框内壁螺旋上升缓慢注入,单次浇注厚度≤5cm防止积热暴聚;
二次固化:室温放置24小时后,60℃烘箱后固化2小时消除内部应力。
辅助脱模:沿边缘插入薄塑料片逐步分离,遇阻力时轻拍背面震动;
切口设计:预先在非关键位置切割引导槽(深度≤模具厚度1/3);
紧急修复:局部粘连可用手术刀配合滑石粉粉末辅助剥离。
问题现象 | 根本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表面麻点 | 基材未清洁/环境粉尘附着 | 酒精擦拭+无尘车间操作 |
厚度不均 | 浇注速度过快产生湍流 | 改用漏斗引导+分层间歇浇注 |
气泡聚集 | 未有效真空脱泡/搅拌带入空气 | 三级真空处理(间隔5分钟复压) |
边缘卷曲 | 固化放热导致收缩差异 | 改用低温慢速固化方案 |
使用寿命短 | 残留树脂腐蚀硅胶基体 | 每次使用后蒸汽清洗+紫外线消毒 |
日常清洁:中性洗涤剂浸泡后软毛刷清理纹路,禁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;
损伤修复:轻微破损可用同型号硅胶修补剂填补,固化后打磨平整;
存储条件:避光密闭保存,避免接触紫外线加速老化;长期不用可涂抹滑石粉防粘连;
寿命延长:限制使用温度在-50℃~200℃,避免频繁冷热交替冲击。
需求特点:需同时满足缓冲保护与形态记录双重功能;
实施方案:采用5°邵氏A超软硅胶+玻璃纤维增强层复合结构;
创新点:嵌入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文物受力状态。
技术难点:毛发细节再现与多色部件同步成型;
解决方案:先做头部单独模,身体分块模,最后组装时采用磁吸定位;
增效措施:使用彩色硅胶便于识别不同部件模具。
检测项目 | 合格标准 | 检测方法 |
---|---|---|
尺寸稳定性 | ±0.5%以内 | 三次以上连续测量取平均值 |
表面粗糙度 | Ra≤1.6μm(镜面效果) | 粗糙度仪检测 |
耐折次数 | >10万次(模拟实际使用) | 动态疲劳试验机 |
环保认证 | RoHS/REACH有害物质未检出 | SGS第三方检测报告 |
通过严格控制材料配比、优化浇注工艺参数,并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体系,硅胶套模可实现高精度、长寿命的可靠使用,满足从精密工业到艺术创作的多样化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