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10 15:45:02
橡胶手板制作是手板行业中针对橡胶类材料(如硅胶、TPE、TPU、橡胶等)的专项技术,主要用于验证产品弹性、密封性、防滑性、耐温性等功能。以下是橡胶手板的制作流程、技术要点及应用场景:
一、橡胶手板的核心需求
功能验证:
测试橡胶件的弹性、柔韧性、密封性(如防水圈、减震垫)。
验证防滑纹理、手感(如握把、脚垫)。
模拟橡胶与金属/塑料件的装配配合(如卡槽、固定孔)。
材料性能测试:
测试橡胶的耐温性、耐磨性、抗老化性(如户外使用场景)。
验证不同硬度(如30°-70°邵氏硬度)对产品的影响。
结构优化:
优化橡胶件的厚度、倒角、加强筋设计,避免变形或断裂。
测试橡胶与其它材料的粘接强度(如尼龙+橡胶包胶)。
二、橡胶手板制作流程
1. 设计阶段
3D建模:
使用SolidWorks、ProE、UG等软件设计橡胶件的三维模型。
标注关键参数:厚度、硬度、拔模斜度、防滑纹、装配孔位等。
注意橡胶的收缩率(通常为1.02~1.05%,需根据材料调整)。
拆分部件:
复杂橡胶件可拆分为多段(如弯曲部分、薄壁部分),便于模具加工。
2. 模具制作
橡胶手板需要通过模具成型,常见方式包括:
CNC加工模具:
适用场景:小批量、高精度橡胶手板(如密封圈、按键)。
工艺:用CNC雕刻钢模或铝模,表面抛光(Ra0.8~Ra1.6)以减少脱模阻力。
优势:精度高(±0.05mm),可重复使用。
3D打印模具:
适用场景:复杂曲面或低成本模具(如异形橡胶件)。
技术:SLA/SLS打印树脂或尼龙模具,后处理抛光。
优势:快速成型,适合少量试产。
3. 成型工艺
根据橡胶类型和产量选择以下工艺:
液态硅胶注塑(LSR):
适用材料:液态硅胶(硬度30°-70°邵氏)。
特点:高精度、高弹性,适合微型橡胶件(如手机防水圈)。
流程:液态硅胶注入模具→高温固化(150°C~200°C)→脱模。
固态橡胶压制:
适用材料:天然橡胶、EPDM、硅橡胶片材。
特点:成本低,适合大尺寸橡胶件(如减震垫、密封条)。
流程:裁切橡胶片→加热软化→模具压制成型→冷却脱模。
聚氨酯浇注(UR):
适用材料:聚氨酯弹性体(如TPU、TPE)。
特点:柔韧性好,可模仿橡胶性能,适合包胶件(如金属外壳包胶)。
流程:AB组分混合→浇注到模具→室温或加热固化。
4. 后处理
修边去毛刺:用刀片或砂轮去除多余毛边,确保边缘光滑。
二次硫化(针对硅胶):在150°C~200°C下烘烤2~4小时,提升耐温性和抗老化性。
表面处理:
喷涂防滑漆(如环氧树脂涂层);
丝印标识(如硬度标、Logo);
粘接其它材料(如尼龙+橡胶包胶)。
三、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
脱模问题:
原因:橡胶高弹性导致脱模困难,模具表面摩擦力大。
解决方案:
模具抛光至Ra0.8以下;
设计合理的拔模斜度(建议1°~3°);
使用脱模剂(如硅胶专用脱模油)。
气泡缺陷:
原因:液态橡胶中包裹空气或浇注速度过快。
解决方案:
真空脱泡处理(将橡胶液抽真空至-0.1MPa);
缓慢浇注,避免产生涡流。
尺寸变形:
原因:橡胶收缩率不一致或模具温度不均。
解决方案:
根据材料调整收缩率(如硅胶收缩率1.03%,聚氨酯1.02%);
模具加热均匀(±5°C)。
四、材料与工艺选择
需求场景 推荐材料 成型工艺 优势
高精度密封圈(如手机防水) 液态硅胶(LSR) 液态硅胶注塑 弹性好、精度高
大尺寸减震垫(如汽车用) 天然橡胶/EPDM 固态橡胶压制 成本低、耐老化
复杂包胶件(如电动工具手柄) TPU/TPE 聚氨酯浇注(UR) 柔韧、可包覆金属/塑料
透明橡胶件(如医疗器械) 硅胶(透明级) 液态硅胶注塑 透明、无毒、耐高温
五、应用场景
消费电子:手机防水圈、耳机耳塞、智能手表表带。
汽车工业:减震垫、密封条、轮胎花纹测试。
医疗器械:输液管接头、手柄包胶、密封罩。
工业设备:减震垫、防滑脚垫、管道密封圈。
六、总结
橡胶手板制作需结合产品设计、材料特性和成型工艺,通过模具精密加工和成型技术实现功能验证。其核心在于解决脱模、气泡、变形等常见问题,同时满足弹性、密封性、耐久性等性能需求,为量产提供可靠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