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03 15:35:20
手板注塑是将3D打印的手板模型通过注塑工艺批量生产的过程,以下是其详细步骤和关键要点:
一、前期准备
手板模型确认
确保3D打印的手板模型结构合理、尺寸准确,无明显缺陷(如缩水、变形、应力集中等)。
根据注塑工艺需求,优化设计:
添加脱模斜度(通常1°~3°),便于模具分离。
优化薄壁结构,避免过薄或尖锐棱角。
设计合适的分型面和浇口位置(如侧浇口、点浇口等)。
材料选择
根据手板用途选择注塑材料,常见材料包括:
ABS:强度高、韧性好,适合机械部件。
PC:透明或耐冲击,适合精密零件。
PA(尼龙):耐磨、耐化学腐蚀,适合功能性部件。
PMMA(亚克力):高透明度,适合装饰性零件。
需确保材料与3D打印原型的收缩率匹配,避免尺寸偏差。
模具设计
模具类型:根据需求量选择单腔或多腔模具。
分型面设计:合理规划分型面,避免影响外观或强度。
浇口系统:设计浇口位置和类型(如潜伏式浇口、环形浇口),减少熔接痕。
冷却系统:在模具中加入冷却水道,缩短成型周期。
顶出机构:设计顶针、推板等顶出装置,确保零件顺利脱模。
二、模具加工
模具制造
加工方式:
CNC加工:适用于中小批量,精度高(±0.01mm)。
电火花加工(EDM):用于复杂曲面或硬质合金模具。
3D打印模具:快速原型,适合低产量或复杂结构(如随形水路)。
材料选择:模具钢(如P20、H13)或铝合金(低成本、低寿命)。
试模准备
组装模具并安装到注塑机,调试合模精度和顶出机构。
预热模具至材料推荐温度(如ABS:60°C~80°C)。
三、注塑成型
参数设置
温度:
料筒温度:根据材料特性设置(如ABS:200°C~240°C)。
模具温度:控制收缩和表面质量(如ABS:60°C~80°C)。
压力:
注射压力:保证充模完整(通常50~150MPa)。
保压压力:防止缩水(通常为注射压力的50%~80%)。
时间:
注射时间:根据零件大小调整(通常1~10秒)。
冷却时间:确保固化定型(通常10~30秒)。
试模与调试
首次试模:低速低压注射,观察熔料流动情况。
问题排查:
缺料:增加注射量或提高压力。
飞边:检查分型面是否紧密,降低锁模力。
缩水/气泡:延长保压时间或优化浇口位置。
熔接痕:调整浇口数量或位置。
批量生产
确认参数稳定后,进行小批量试产,检测尺寸和外观。
根据需求调整注塑机参数(如多腔模具的同步注射)。
四、后处理
修整与清洁
去除浇口:用工具或机械手切断浇口,并用砂纸打磨平整。
清洁零件:去除油污、碎屑(如超声波清洗或酒精擦拭)。
二次加工
喷涂/电镀:根据需求添加颜色或光泽(如哑光、亮光)。
装配:安装螺丝、铰链等配件(如马腿可活动关节)。
激光雕刻:添加logo或细节纹理。
质检与包装
检查尺寸、外观、装配匹配性,剔除不合格品。
按批次包装,防止运输中划伤或变形。
五、注意事项
材料收缩率:注塑零件会比3D打印模型略有收缩,需在模具设计时预留缩率(如ABS收缩率0.5%)。
模具维护:定期清洁模具,涂防锈油,避免生锈或堵塞水道。
成本控制:
低产量可使用软模(如硅胶模),降低成本。
高产量推荐硬模(钢模),寿命长但初期投入高。
环保要求:回收多余塑料颗粒,减少浪费。
通过以上流程,3D打印手板可高效转化为注塑量产零件,适用于马造型摆件的批量生产,兼顾外观精细度和结构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