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01 15:56:25
手板制作是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步骤,用于验证设计、结构和功能。以下是手板制作的详细流程和常见工艺,帮助你了解如何从设计到实物制作手板:
一、手板制作的基本流程
需求分析
明确手板的目的(验证外观、结构、功能等)。
确定材料、尺寸、精度、数量等要求。
3D建模
使用CAD软件(如SolidWorks、UG、ProE、犀牛等)设计产品三维模型。
导出通用格式文件(如STP、IGS、STL等)。
选择工艺
根据设计需求、材料、精度、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板制作工艺:
CNC加工:高精度金属/塑料零件。
3D打印:复杂结构、快速原型。
钣金加工:金属外壳、支架等。
硅胶复模:小批量复制(通常需先有原型)。
制作手板
根据工艺制作实物模型。
例如:CNC加工需编程、装夹材料、切削;3D打印需切片、调整参数。
后处理
表面处理:抛光、喷砂、电镀、喷漆、阳极氧化等。
装配:将多个零件组装成完整模型。
质检:检测尺寸、公差、外观、功能等。
测试与优化
通过手板验证设计问题,反馈并优化3D模型,重新制作(如有必要)。
二、常见手板工艺及特点
1. CNC加工手板
适用场景:高精度金属/塑料零件(如机械配件、设备外壳、精密组件)。
流程:
3D建模 → CAM编程(生成G代码) → 材料装夹 → CNC加工 → 后处理。
优点:精度高(±0.05mm)、表面质量好、材料多样(铝合金、不锈钢等)。
缺点:成本高、加工周期长、薄壁结构受限。
2. 3D打印手板
适用场景:复杂结构、曲面、快速原型(如外观验证、装配测试)。
流程:
3D建模 → 切片(生成打印路径) → 3D打印 → 后处理。
优点:速度快、可制作超复杂结构、支持多种材料(树脂、尼龙、金属)。
缺点:精度较低(±0.1mm)、表面粗糙、成本较高(金属打印)。
3. 钣金加工手板
适用场景:金属外壳、支架、机箱等。
流程:
3D建模 → 展开图设计 → 激光切割 → 折弯 → 焊接/铆接 → 后处理。
优点:成本低、适合薄壁结构、效率高。
缺点:厚度受限、复杂曲面难以实现。
4. 硅胶复模手板
适用场景:小批量生产(需先有原型,如CNC或3D打印模型)。
流程:
制作原型 → 制作硅胶模具 → 灌注材料(环氧树脂、聚氨酯等)→ 固化脱模。
优点:低成本、适合复制简单结构。
缺点:精度低、需先有原型、材料性能有限。
5. 其他工艺
注塑手板:适合塑料零件的小批量制作(需开模,成本高)。
手工制作:用于简单模型或应急情况(如 clay modeling、泡沫切割等)。
三、手板制作的关键点
材料选择
根据产品用途选择材料,例如:
铝合金:轻便、易加工,适合大多数机械零件。
不锈钢:高强度、耐腐蚀,适合精密零件。
树脂/尼龙:适合3D打印,成本低但强度一般。
精度控制
根据需求确定精度等级,例如:
外观验证:精度要求低(±0.2mm)。
装配测试:精度要求高(±0.05mm)。
表面处理
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处理工艺,例如:
抛光:提升表面光洁度。
喷砂:增加质感,掩盖瑕疵。
电镀/阳极氧化:增强耐腐蚀性,改变颜色。
成本与时间平衡
CNC加工和金属3D打印成本高但精度高,适合关键零件;
3D打印(塑料)和钣金加工成本低,适合快速验证。
四、手板制作的应用案例
机械零件验证:
通过CNC加工制作齿轮、轴套等零件,测试传动系统的稳定性。
设备外壳设计:
使用钣金加工制作外壳手板,验证装配结构和外观效果。
复杂结构原型:
通过3D打印制作曲面结构或镂空设计,验证可行性。
小批量定制:
利用硅胶复模或小批量注塑,制作定制化零件(如特殊配件、铭牌等)。
五、总结
手板制作的核心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,并通过高效流程将设计转化为实物。如果是高精度或复杂零件,优先选择CNC加工或金属3D打印;如果追求速度和低成本,则可以选择3D打印或钣金加工。建议与专业手板厂合作,根据设计需求优化工艺和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