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6-25 15:29:29
五金手板制作是一种用于验证产品设计、结构及功能可行性的工艺,通常用于机械零件、电子产品外壳、工具或精密零部件的小批量制作。相比3D打印(塑料/树脂),五金手板更注重材料性能(如强度、耐温、导电性)和加工工艺(如CNC、冲压、焊接等)。以下是五金手板制作的详细流程:
产品需求分析明确五金手板的用途(功能验证、外观确认、装配测试等)和材料要求(如不锈钢、铝合金、铜、钢等)。确定尺寸精度、表面处理要求(如电镀、喷涂、阳极氧化等)以及是否需要后续加工(如螺纹孔、凹槽等)。
3D建模与图纸设计使用CAD软件(如SolidWorks、UG NX、AutoCAD)设计三维模型,并生成二维工程图纸。标注关键尺寸、公差要求、表面粗糙度等参数。例如:尺寸公差:±0.05mm(精密零件)或±0.1mm(一般零件);表面粗糙度:Ra 1.6~3.2(普通加工)或Ra 0.8(高光面)。
材料选择铝合金(如6061、6063):轻质、易加工,常用于外壳或结构件;不锈钢(如304、316):耐腐蚀性强,适合精密零件或户外设备;铜/黄铜:导电性好,适合电子接插件或散热部件;碳钢/合金钢:高强度,适合承受载荷的机械零件。
加工工艺选择CNC加工:适合高精度、复杂形状的零件(如曲面、螺纹、凹槽);冲压/钣金加工:适合薄壁金属零件(如外壳、支架);3D打印(金属):适合复杂结构或小批量功能性验证(如选择性激光烧结SLM);焊接/组装:多部件组合时需焊接或螺纹连接(如铰链、卡扣结构)。
编程与刀具路径规划根据3D模型生成数控程序(G代码),设置切削参数(如转速、进给率、切深)。选择刀具类型(如平底刀、球头刀、铣刀)和材料(硬质合金刀粒适用于钢材加工)。
装夹与对刀将金属坯料固定在CNC机床工作台上,使用百分表校正确保垂直度。对刀仪标定刀具起始位置,避免加工偏差。
粗加工与精加工粗加工:快速去除多余材料(如使用大直径刀具、高进给率),保留0.5~1mm余量;精加工:细化表面(如使用小直径刀具、低进给率),达到设计公差和表面粗糙度。
去毛刺与清洗用锉刀、砂纸或抛光机去除加工产生的毛刺;超声波清洗机去除油污和碎屑。
模具设计与板材切割根据图纸设计落料模、折弯模或拉伸模;使用激光切割机或线切割机裁剪金属板材(如厚度1~3mm的不锈钢板)。
冲压成型通过冲床进行落料、折弯、拉伸等工序,形成零件基础形状;如需复杂曲面,可增加二次成型或热压工艺。
焊接与组装对多个冲压件进行焊接(如氩弧焊、激光焊)或铆接;打磨焊缝并检验密封性(如需防水/气密性)。
喷涂与电镀喷涂:喷砂处理→喷底漆→烘干→喷面漆→烘烤固化(如钢琴黑、哑光灰等效果);电镀:化学除油→酸洗→镀镍/铬→抛光(适用于不锈钢、铜件)。
阳极氧化(铝合金)通过电解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(颜色可选),提升耐磨性和耐腐蚀性。
丝印与镭雕丝印:在表面印刷文字、logo或标识(如使用环氧树脂油墨);镭雕:激光刻蚀文字或图案(如序列号、二维码)。
尺寸检测使用三坐标测量仪(CMM)或千分尺检测关键尺寸,对比设计图纸的公差要求。
功能测试模拟实际使用场景,测试装配配合度、活动部件(如铰链、滑轨)的流畅性,以及承重能力等。
外观检查目视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凹陷或色差;使用光泽度仪检测表面处理效果(如高光、哑光)。
加工变形原因:金属切削时因余量不均或材料应力释放导致变形;解决方案:优化刀具路径,预留均匀余量,或采用热处理(如退火)预处理坯料。
表面粗糙度差原因:刀具磨损或切削参数不当;解决方案:定期更换刀具,调整转速和进给率。
焊接缺陷原因:焊缝气孔、未熔合或变形;解决方案:优化焊接参数(如电流、电压),使用夹具固定焊件。
优势:材料性能接近量产标准(如强度、导电性);适合高精度、复杂结构的手板制作;表面处理多样,可模拟真实产品外观。
局限性:成本较高(CNC加工或冲压模具费用);周期较长(相比3D打印),尤其是复杂零件;小批量制作时单件成本显著高于量产。
机械设备:齿轮、轴套、外壳等精密零件验证;
电子产品:铝合金散热器、不锈钢支架、接插件功能测试;
医疗器械:手术器械、设备外壳的人体工程学验证;
汽车配件:车灯罩、内饰件、轻量化结构件的装配测试。
通过五金手板制作,可以在量产前暴露设计缺陷,优化产品结构,降低后期开模风险和成本。